纸质货币,数字货币,超主权货币,与信用经济新时代
2019-10-29 15:06:0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纸质货币,数字货币,超主权货币,与信用经济新时代

十多年前写过一篇《货币演义》粗略研究了一下货币,它的演化过程,试图提出一种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思路,现在继续这个课题,姑且把本文当成《货币演义》的续篇。

众所周知,货币,做为“一般等价物”被创造出来,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,从最初的原始实物货币如“贝币”,到金属货币,如铜钱、银锭、金锭,再到纸质货币,再到今天,我们开始尝试完全放弃实物形态,创造纯信息化的“数字货币”,其实是一脉相承,基本有迹可循的一个进步过程,和创新过程。

不用怀疑,中国政府宣布即将发布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种数字化本国法币——“数字人民币”,是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开创之举。

其实这并没什么大惊小怪的,中国的数字化支付规模已经非常庞大,大多数城市,年轻人早就几年没摸过“钞票”,早就习惯“身无分文”一部手机走天下的便利生活了,中国政府,如果还是一如既往,闷头印钞,印一些压根就进入不了国民支付场景(仅仅只是从银行到银行,从这个存款户头划拨那个存款户头,基本丧失实际流通效能)的纸币、硬币,不知顺时创新,反而非常滑稽。

货币,过去,从贝壳到金属块,是为了方便;从金属块到纸币,也是为了方便;现在,干脆连纸币也不要了,直接把它数字化,更是为了方便。现代社会,商品经济超级发达,交易规模也越来越庞大,如果不进行与时俱进的货币创新,那是不可想象的!

随便一笔几亿元的交易,走电子支付,只需敲几个数字,你用现金交割,就得用卡车装纸钞,更别说金属货币、原始贝币了。

数字货币,彻底拿掉货币的实物形态,把它变成一种零自重、可无限切分、无视空间距离、瞬时到账、可全息监管、非法利益侵害可回溯……,绝对以信用内核为担保的“纯信息化价值符号”,其对人类的基本生活形态,以及未来的社会治理模式,所带来的变革,是令人神往的。

从货币演义的视角看“数字货币”的创新,我们看到的是信息化时代来临,货币自身发展与时俱进的一个必然趋势;但近年来人们对所谓“加密货币”“区块链技术”的前沿探索,也提供了另一个全新视角,人们把它叫做“去中心化”。

何为“去中心化货币”?它的对立面是美元、英镑、日元、人民币……等由各国央行发行,被各主权国家金融系统严格管理的“统一货币”。从本质层面上讲,创造“去中心化数字货币”,说到底其实就是在实现货币的“去主权化”,只不过大家都清楚那意味着什么样的阻力,而自觉不自觉地绕了十万八千个圈子而已。

理论上讲,在各国建立央行体制,统一货币发行权之后,货币,已经从原来的以自然物为价值支持的古典货币,进化成一种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纯信用货币了。

不可否认,从实物货币(金属货币为主体)到信用货币,这是时代的进步,它的直接结果,就是导致了人类社会近百年来经济的爆炸式成长。如果没有建立起成熟的现代信用货币体系,那么随之而来的所有现代国家财政体系、金融体系、市场体系、国际贸易体系,都将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规模和现状。

实现货币的“去主权化”,它所带来的颠覆性、体系重建,以及必然面对的阻力,是大多数人没能力想象的,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论储备,以及试验时间,这不是Facebook一家公司的雄心壮志,以及一波先锋者的财富狂热就能短期实现突破的。要知道,想让任何一个国家交出自己的货币主权,在现有世界的政治经济治理格局中,等同交出国家的经济主权,那是你直接出兵攻打,血流成河都办不到的事情。

在《货币演义》中,我们宣布,价值管理的时代已经过去,信用管理的时代正在来临;“现金流通”必将被“账单流通”所取代。

很显然,经过十年的发展,目前,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“无现金交易”,“账单流通”正在成为主流。

账单流通,理论上也会深刻影响货币的发行,如果,中国的电子支付进一步普及,实现了对传统纸币的100%淘汰,其后中国央行该怎样发行人民币?

难道还是一如既往,开动印钞机,印一大堆国民压根就用不到,甚至新生小朋友一辈子都不必摸一次的“钞票”?

那种压根就进入不了流通场景的纸币,你即便印出来,只是把它搬到银行金库存着,在我们看来,不过也是一堆完全无用的废纸。

很显然,此时,央行发币,也只能发无纸化的“数字货币”了,不管你愿不愿意。

我们称它为“记账货币”。

记账货币,很显然,它的价值内核,与传统纸币一样,由国家信用担保,是一种纯信用货币。

与中国央行发行的“数字人民币”相对照,现在被大家热炒的,基于“区块链”技术,以复杂数学公式为依据,被网民“挖矿”挖出来的所谓“加密货币”,又是个什么东西?它真的仅仅因为限制性发行所导致的稀缺性,就适合被当成“货币”,从而变成一种硬通货,用于交易,甚至被赋予“重构人类经济版图”的伟大使命吗?

我们表示谨慎乐观,因为挖矿机制太简单,你可以用这个公式挖矿造币,别人也可以另找一个公式挖矿造币,只要诱惑够大,这种类似的东西可以层出不穷。现在加密货币貌似已经出现很多种了吧?除了大家熟悉的“比特币”,还有什么“以太币”、“太极币”“libra”……之类,相信如果真有门,以后还会出现更多。

毕竟,用数学公式挖矿造币,造不出如同自然界里的无可取代——“天然是货币”——的黄金。

黄金天然是货币(它的硬通货属性是自带的,无需谁的批准),但比特币不是,以太币不是,太极币不是,libra也不是,可以被任何团队创造出的“数字加密货币”都不是,你想要它们中的谁变成一种“真的”可以被各个主权国家批准流通的“合法货币”,本国使用或者全球使用,恐怕是相当不易的。如前所述,那是一个出兵攻打,血流成河都办不到的事情,——毕竟,各国都有自己的本币,而本币,又是大多数国家唯一的法定流通货币,本币地位不容挑战,这涉及的是一个金融主权独立,和金融体系安全的问题,说多都是废话。

作为对照,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,不同于其它数字货币,它是中国的“法定数字本币”,它的发行机制,理论上和纸币发行无异,也不用废话,以国家信用担保,为货币的价值内核背书,才是关键。

央行数字货币,它的发行机制不是重点,重点是如何建立起一个安全、可靠、高效的信用管理体系,和交易账单流通系统。这里有若干理论要点:

其一,银行系统必须从注重价值管理的1·0版本进化到注重信用管理的2·0版本。

其二,钱的事,是居民自己和银行间的事,非银行的组织及个人之间,只有信用关系,没有现金关系。

其三,交易产生账单,账单如需兑现,必须经手银行完成转账,才能让金钱落袋为安。

其四,交易产生的账单,也可以不必立即向银行兑现,它本身也具备部分流通属性,可以用于支付下一次交易,并产生新的账单。比如A公司向B公司采购原材料产生一个10万元账单,但需要等2个月才兑现,B公司又向C公司买了15万元货物,产生一个新账单并把权益转交给它,C公司选择立即向银行兑现,两个账单汇总,银行会准确从A公司户头划10万元B公司户头划5万元到C公司户头,A公司户头如果没存款,这次兑现会让它透支10万元信用贷款。实际商业活动中,各交易主体之间的账单往来可以无限复杂,但只要任何一个交易主体找银行兑现,它都能立即得到自己的足额现款,银行系统会如同消俄罗斯方块一般,把账理顺,并执行无条件转账操作。

其五,账单流通,显然可借助区块链技术,实行去中心化管理。所谓账单,无非就是一个账户余额增减的授权凭证,债权增加余额,债务减记余额,用正值账单支付,达成新的交易,是完全合法的,从某一方面说,这种有价账单,也可等同理解为一种记账货币,此货币由交易主体发行,以他的个人信用为担保,确保交易对象拿它向银行兑现时可以得到足额法定货币。

五,交易主体的信用余额决定其交易权限,一般分信用盈余、信用平衡、信用破产三种状态,当交易主体信用破产,他将无法向大多数交易对象购买商品。

其六,账单流通,其实非常简单:淘汰现金流通,让信用真正主导市场。说通俗点,一句话:“钱不走路,让账单走路”,在数字货币体系中,钱,只存在银行里,参与流通的只能是以账单为表现形式的信用符号,非银行单元之间,只有账单,没有现钱,要把账单兑现成货币,必须回到银行体系,执行相关户头的余额转账,除此没有任何其他途径,这是金融体系实现全息监管的基础。

其七,账单,说到底是什么?准确定义,它是一个银行户头余额增减的操作权证,借助区块链技术,我们可以确保它的不可篡改性,因为是数字化的,它本身也是具备无限切分性的,具备一定的次级支付能力,我们把它视为数字货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功能。现金不流通,账单流通;信用在路上,钱在银行里;让人们开始习惯信用支付,而不是现金支付,来达成交易。这是构筑信用经济,和全新数字经济体系的一个革命形标志。

其八,再强调一遍:信用经济,和以数字货币为基础支撑的数字金融系统中,现金流通,是全息监管唯一的漏洞,消灭现金流通,以信用支付的全新载体——账单,去承担所有流通职能,是我们完成新经济革命,构筑新经济大厦的必由之路。头脑只停留在“价值管理”时代,只信任现金流通,只愿意现金支付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”,否则就觉得不可靠的老古董,没用过信用卡、不玩支付宝花呗,没体验过“信用消费”“记账消费”便利的乡巴佬,是很难跨过这个坎,完全进入“信用经济”的广阔天地的。但必须认清:那是病!要治!——借助区块链技术,我们已经有把握把它治好了。

其九,账单流通,账单,作为一种可用于次级支付的信用凭证,理论上也是具备一定的“货币”属性的,这种“货币”,不同于大家理解中的那种有固定面额,有实物载体,由中央银行发行的“中心化货币”,它的面额不固定,也没有实物载体,发行者也不是银行,而是交易者自己。如果,我们把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如人民币,称为“货币”,那么这种账单,事实上充当的是一个“影子货币”的角色,“影子货币”不是真金白银,但可以到银行兑现成真金白银,对这种东西,大家其实也不陌生,现实交易中,早已司空见惯的“支票”大致就是,它也是由交易主体自己发行,面额任签,只有到银行兑现才能拿到“法定货币”的“影子货币”,但那只是个雏形而已。借助区块链技术和全新的数字货币系统,信息更完备的“账单”取代“支票”,所形成的“影子货币”,才能把整个人类的交易场景,进化到一个全新的高度,让信用经济彻底淘汰落后的价值经济体系,成为新时代的主流形态。

其十,账单流通,流通的是什么?它流通的是一次交易的完整记录,更流通的是一个对法定货币进行余额增减的授权权证。“影子货币”作为流通工具,是无法脱离银行系统,以及银行系统里存的“数字法币”,而独立存在的,因为不管你怎么流通,流通轨迹有多复杂,到最后还是要到银行兑现,才能让“钱”落袋为安。

十一,关于数字货币,大家最困惑的是它的发行机制问题,几乎所有人都很困扰:发行数字货币,又没有实物载体,印钞厂不再印钞票了,你央行还能怎么发行货币,增减国家的货币财富总额?这其实也不神秘,所谓货币,本质无非就是国民向银行借贷,所产生的一种价值符号而已,央行本来两手空空,你向它抵押点有价值的东西,它就发钱给你,你有了钱,把它存银行,于是大家都有钱了,所谓“货币”,就发行出来了。国民借贷,理论上,是你有多少财富做抵押,就能从银行按比例借得多少货币,并无上限,这个货币财富建立的过程,是央行发行货币的主要途径,但不是唯一。央行发行货币,名目和途径其实也是五花八门的,比方说:以黄金储备规模为价值担保发行本币;本国企业从国外赚取外汇,然后把外汇卖给央行,建立外汇储备,同时发行本币;国家发生通货紧缩,需要加大货币供给,央行出于管理流动性需求,进行无担保量化宽松,发行货币;国家进行大规模物质财富建设,以国有资本借贷方式,从银行借贷,同步建立等规模的货币财富,从而发行货币;中央财政,出于财政需要,向央行发行赤字,从而发行货币;……等等。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,央行的唯一职能是管理流动性,央行的主要职能从来就不是管控国家的货币财富总规模。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过程,这个过程,不由央行主动设限,在流动性管理的允许空间内,“货币超发”从来都是个伪命题,那不是一个可以做简单主观判决的课题。央行制定货币政策,只存在流动性判决下的简单决策:货币宽松、货币稳健、货币紧缩。在服务于国家经济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下,国民对货币的需求规模有多大,央行就有多大的货币发行空间,这个,被动性多于主动性,不存在书呆子们主观臆断和主观强加的太大余地。

十二,信用经济体系下,银行发行的是信用货币,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信用记录、信用管理、信用兑现,它充当的是一个信用社会的经济中枢角色。传统银行,其以价值管理为中心的体系架构,将被无情而彻底地淘汰。信用经济的两大基石:数字货币、账单流通;信用经济的两大核心技术:数字云平台、区块链。可以说,没有移动互联网,就没有货币数字化,而没有区块链,就无法实现账单流通,就无法进入无比现代,超级便捷,超级安全,超级健康的信用经济新时代。

十三,其实,理解透了,纸币和账单,其实都不是“货币财富”的本尊,货币财富的真本尊,其实一直都是银行存款与债务。纸币,只不过是一个由银行发的货币财富“+N元”的权证而已,你把它转交给别人,自己的货币财富就少N元,别人的货币财富就多N元,账单,它的功能也是如此,只不过纸币是实物化的有固定面额的,而账单,是数字化的无固定面额的。在流通领域,可以统一化理解为:纸币是面额固定的有形货币;支票是面额任签的有形货币代币;而账单,则为面额不固定且无形的“影子货币”。它们都是交易主体们银行货币财产的“加减符号”。

十四,借助区块链技术,跨国交易,理论上可以选用任意一种数字货币进行结算,怎么有利怎么选,不存在必须使用美元、欧元、人民币……或者其他一种新创的“超主权货币”的纠结,我们以为“双边本币结算,第三方货币待选”的货币独立政策,其实是最适用的结算方案。在区块链+数字货币的基础上,短时间内有无迫切需要去创造一种全新的“超主权货币”用于跨国结算,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观察。因为说到底不过是创造工具,解决实际问题而已,从来都是“条条大路通罗马”,创造“超主权货币”只是其中一套方案、一个思路而已,如果近阶段,各主权国多出于捍卫本国货币主权的目的而坚决抵制,你即便把它创造出来,它也是没市场的。但理论上,我们还是支持Facebook推出他们的libra解决方案的,毕竟多种选择多条路,对社会进步、文明演进只有好处。

十五,关于去中心化货币,我们多说几句,本质上说,不需各国央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而发行的货币,都具有去中心化的价值追求,这不是个时髦东西,最合格的“去中心化货币”,其实是原始的贝币,以及金属货币阶段的金元宝、银锭。这些东西,和信用货币不同,完全不用谁去发行,它本身就是自然物,但负担了充当“一般等价物”可以被用于支付交易的重大职能。如果有谁想要绕过各主权国央行,而发行一种具备良好信用内核的“去中心化”数字货币,无需自作聪明,玩什么“数字挖矿”创造什么“数字黄金”,——单纯点!回归原点,退回“金本位”“银本位”,直接以真金白银作为价值内核,发行古典实物货币的现代数字版本,那不比你玩加密货币强一万倍?请记住“金银天然是货币”,“数字”天然不是!有人刻薄宣称,现在的所有数字加密货币,其实都是“空气币”,客观地讲,所言非虚!所以,那些狂热的炒币者,本质上真的就只是些“赌徒”而已,并不能给社会带来实质性进步。facebook的libra,如果真要创造一种用于跨主权交易结算的全新货币,让它不必游说各国政府,天然就具备“硬通货”的属性,不妨先把libra打造成无纸化的“纸黄金”,让大家从“炒黄金”开始,把libra炒成,比当年“布雷顿森林体系”建立之初的“美金”更厉害的“数字黄金币”。办法很简单,无非就是建立黄金储备,然后发行等值数字货币,确定libra单位币值,开放购买,然后进入流通领域,去发挥它的支付职能而已。货币发行之初,可能受限于黄金储备、白银储备,规模不一定很大,但只要坚持理念,持之以恒,假以时日,这种数字黄金货币会像贪吃蛇一样,在不断的金融动荡中,诱导各国央行出卖他们的黄金储备,逐步把全球储备性(非工用和民用)的黄金财富蚕食殆尽,扫荡一空,让这种数字黄金币,它的每一个字节都泛出灿灿金光。因为,据我们的研究,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,各国央行所储备的黄金,早就丧失了储备必要,放在那里徒具象征意义,对本国信用货币——法币的发行毫无约束作用,如果有哪个公司愿意重新回归“金本位”创造一种诚实无欺的“数字黄金货币”,说服工作应该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,那么的不可指望。

十六,再次强调,以“账单流通”淘汰“现金流通”,是人类现代经济模式从“价值管理”时代,进化到“信用管理”时代的必由之路。数字货币基础上的“现金流通”,依然是落后的“价值管理”,不管你什么组织,打造一种什么数字货币,如果绞尽脑汁,只是为了让“现金流通”在交易中变得更便利点,而不是努力让“现金流通”退出历史舞台,这都是我们不鼓励的。推动“账单流通”淘汰“现金流通”是一个课题,创造各种名目的“数字货币”淘汰“纸质货币”是另一个课题,很多人把这二者混为一谈,理论上并不能导致一个可以期待的更好结果,相反更可能误入歧途,让诸如涌现大量“炒空气币”的狂热者,并期望把这种赌博持续到天荒地老之类事情发生,那就完全丧失我们探索新技术,创造新理论,推动社会演进的初衷了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