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构建中国产业资本投运体系
2022-07-08 15:09:05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系统构建中国产业资本投运体系

中国的金融体系,其实是相当不完备的。

作为社会主义国家,中国没有建立起一个足够系统足够强大的(公有制主导)股权投资银行系统。我们的整个金融体系,都是建立在以“四大行”为基础的,传统银行系统之上的。它很落后,严重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突飞猛进,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实。这一点很久以前我们曾提到过。

十几年前,我们也曾经讨论过,应成立一系列公有资本运营公司,打造国资投资航母舰队,充当超级“奶妈”,保驾中国企业驰骋国际资本市场的课题,最近才看到相关政策出炉。

众所周知,因为国产“奶妈”的缺席,中国目前最知名的优秀企业,几乎无一例外,都是喝外国奶水长大,时至目前,基本还都是挂着“中国企业”的名,事实上由外国投行控股(或主要持股)的“买办”企业,很难找到例外。这种尴尬的局面,因为很难直面,就连那些最耿介的网友,都不太愿意过分“认真”,而普遍采取回避态度,避免心态受挫。

没有什么好解释,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,就是中国的金融系统从理念到体系,都严重滞后于中国的改革进程,结果被国际资本“补位”了而已。因为这个滞后与缺陷太严重,我们被喧宾夺主了,而且,又因为学界对“改开”的理解始终存在与“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”方向相背离的趋势,导致了政策上的某种放任,和无视,所以,中国目前的现状暂时就成这样了,不能说完全不好,但绝对不能说已经最好。

中国经济发展至今,底蕴已经积累起来,该借的力,其实已经借到接近极限,为了阻止中国登顶,美国不断煽动对中国的敌意,欧美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出台,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几乎不加保留、趋之若鹜的支持态势正在扭转。

中国企业竞争力太强,不仅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,包括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,也都开始采用敌视中国的政策,相继从中国撤资,不惜代价撤出中国。这种现实,不应被无视,而应从战略上提起重视,并研究对策,制定一系列政策,确保中国经济发展不仅不会被中断,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创造下一阶段的更大繁荣。

资本,是现代国家的“产业之母”,资本主义欧美如是,社会主义中国亦如是,当国际资本不再对中国100%友好,中国如何打造更加强健的“金融心脏”,以比之现在更加强劲的资本能力,驱动经济保持6%到8%的“中高速增长”,实现大国崛起,我们需要更加主动,更加系统,更加全面的战略考量。

如题所述,中国需要及时构建更加健全的产业资本投运体系,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,让国资、民资、外资三大主体,在中国市场上自由竞争,释放各自最大活力,为中国经济增长助力。

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超级包容性,它不歧视任何资本类型,即拒绝西方国家仇视公有资本的政策,也拒绝保护主义国家对外资的不友好政策,更抛弃了苏联模式敌视民营资本的教条主义观念。社会主义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,为了最大程度解放生产力、压制剥削,实现共同富裕,发展阶段不同,市场上投资主体“公”的多一点还是“民”的多一点,“外”的多一点还是“国”的多一点,不会一成不变。最重要的是,什么发展阶段,我们都得确保拥有足够大的投资体量,支撑经济的不断成长,快速成长。

建立中国的产业资本投运体系,略微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梳理:

一,主客观角度。公有资本,是中国经济的底盘,是主观中的主观,战略性、政策性、指向引导性、体量巨大性……特点突出;民营资本,是主观中的基础,覆盖性、渗透性、灵活性、自由性、敏锐性……优势明显;国际资本,是中国经济中的客观要素,其参照性、拓展性、开放性、引领性、补充性、示范性……作用无可取代。

二,产业布局角度。中国的金融体系,目前依然是传统的“借贷”模式主导,“股权投资银行”在中国基本缺位,没有国际性的“资本巨头”,只有起步初期完全不成气候,投资行为上也极度草莽的散兵游勇(乱七八糟“炒”这“炒”那的家族资本、民间财团为主体),这极度不利于产业经济发展。中国需要成立自己的高盛、量子基金、摩根士丹利、渣打、黑石……。没有这种体量的资本巨头支撑,中国经济,供血上会持续性捉襟见肘,很难掌控主动性。建立专业性较强的投行系统,中国的产业布局会更加优化,发展高精尖产业有高精尖产业的投资规划,发展文化产业有文化产业的投资供奶,哪里有资金需求哪里就有专业性很强的投资主体为你服务,整个投资市场被无限细化,不再胡子眉毛一把抓。

三,投资人角度。中国市场上的投资主体,已经实现多元化。外资不提。民资,以家族资本,民间财团,和一些有投资业务的社会企业(非专业金融公司)为主。这两类,是教授学者专家们比较青睐的。靠它们,对中国显然还不够,这里重点提一下大家不愿提的,国资。国资的产业资本,体量很大,但活力严重被压制,远远没有实现投运自由,我们曾提出,由各级国资委主导成立一系列国有资本运营公司,打造资本航母舰队,充当中国“奶妈”。最近已经开始有所行动,这不是什么难事,理解也不是问题。

除了本来就有的国有产业资本,其实还存在两大途径,形成可供运营的产业资本。其一,通过投行,把金融资本转变成产业资本;其二,转变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,把传统的财政(对产业项目)直接拨款,变成从财政拨款形成资金池,成立产业基金,然后以产业投资的形式间接支持产业项目。

每年的财政预算,执行都有偏差,或余额或赤字,转变方式后,财政部直管的产业投资基金,将更加灵活,更加优化,更加便于绩效评估,也更加高效。它会将传统的“一财年”预算,变成更有力的“五财年”预算。并且让财政资金借助产业资本运营,具备一定的增殖性。直接拨款太低智,财政投资具体到项目,部分投资具体到股权,这不仅有利于政策执行,更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财政革命。

堆足足够的产业资本,驱动中国经济,在日渐不利的外部环境下继续高速发展,我们可挖掘的潜力其实不少,手段可以不拘一格,怕的只是决策头脑死板,不能与时俱进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,不要被西方经济学的那点条条框框束缚死手脚,它们那点东西,在中国本来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,没有什么是不可打破的。只用“没毛病”(不存在的!)政策的是死人,有毛病,但缺点可控的政策,都是可用的好政策。在中国,决策者不要蠢到忌讳产业资本堆积,——仅仅因为它是“公有”的。解除了这点智力障碍,各级政府将无所不能。

比方说,落后地区,经济基础薄弱,在可容忍范围内,通过经营赤字、转移财政资金、转变金融资本……等手段,堆积起足够体量的产业资本,迅速打在自己的支柱产业,实现跨越式发展,我们以为是比较可行的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